上海农科团队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日期: 2021-11-10 17:13:55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有这样一个项目来自农业领域,“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该项目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持,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这个项目突破了哪些科学技术?产生了怎样的社会效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对话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听他讲述这个历时20余年的项目在中国水稻发展进程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初衷

丰富我国水稻育种

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遗传资源

说起项目建设,不得不提20多年前,罗利军离开中国水稻研究所初来上海的那段经历。

2000年,上海市设立重大专项启动了“上海农业基因库”建设,向做水稻遗传研究的罗利军抛出了“橄榄枝”。尽管当年有不少研究部门想“挖走”他,但他还是选择了农业比重并不高的上海。“当时有篇报道说上海农业部门‘八顾茅庐’,我被上海的诚意打动了。”

罗利军接手上海农业基因库,第一件事就是为基因库更名。“我觉得收集种质资源,保护不是最终目的,收集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他为这个基因库取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考虑到过去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率低、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存在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病、高产优质与抗逆性等优良性状难以兼顾等矛盾,他决心先从水稻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

建设之初,基因中心专家不过4人,加上科研辅助人员,整个团队也仅有11人。好在罗利军长期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与国内相关科研人员有着密切的合作,他牵头成立了中国栽培稻分子育种协作组,在国家“863”“948”等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历时20余年,一步一步,从细微做起,系统地进行水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评价和创新利用,逐渐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平台的构建、重要种质的创制与共享利用、重要性状的基因发掘与遗传剖析以及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上取得重要进展。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