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与要闻
课题介绍
课题引领
课题交流
优质课件
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
“假杂志发论文”本质上是自欺欺人
来源:
国家课题网
日期:
2020-07-29 16:00:00
对“假杂志发论文”进行惩戒,本质上就是对“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进行纠偏。
据报道,2016年度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评审期间,安徽六安市某中学一位教师上报64本杂志,其中60本杂志中有其论文61篇。经查,其发表的61篇论文中,有48篇论文发表的杂志为假杂志。
职称评审竞争激烈,为了脱颖而出,这位老师可谓煞费苦心。“假杂志发论文”的投机行为非但没有得逞,反而遭受惩罚;这样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对当事人是一次深刻教训,对其他中小学教师也是一次鲜活、生动的精神洗礼。
这边厢,一些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有发论文的需求,甚至还要攀比着发论文;那边厢,“精明”的中介和杂志找到了“商机”,通过收取版面费的方式赚得“荷包鼓鼓”。这种畸形的利益链条,让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找到了机会,他们通过“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方式制造出了山寨杂志,专门用来“围猎”那些急于发表论文来评职称的人。
在“走捷径”心理驱使下,一些人不愿意脚踏实地通过正常渠道来发表论文,而是渴望立竿见影。正规期刊对论文品质有一定的要求,排版发行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少数“等不起”的教师,期望找到一条“快速发表论文”的通道。当偏差的利益诉求难以在正规杂志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山寨杂志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根“希望的稻草”。
优质的核心期刊、重点期刊可望不可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只能将论文发表在普通期刊上;职称评审的论文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数量上的比拼。志在必得的这位安徽中学老师,发表了61篇论文,文章质量可想而知;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假杂志发论文”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欺欺人——这位老师或许知道这些杂志并不正规甚至是假杂志,却还是花费了不少钱财来购买竞争的筹码。
“假杂志发论文”的背后,既有当事人急功近利的因素,也和学校扭曲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措施密不可分。“假杂志发论文”非但没有得到及时的纠偏,反而得到了一定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让一些教师对“假杂志发论文”产生了扭曲的价值认同。
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当下,“假杂志发论文”也会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与考量。如果当下或者将来可预期的收益高于成本,“假杂志发论文”就找到了生存空间。对“假杂志发论文”进行惩戒,说到底就是在于维护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当发论文成为一种“烧钱游戏”和“造假游戏”,当事人和假杂志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利益合谋。为了骗取学校的奖励以及更有含金量的中小学高级职称,有的教师在欲望的深渊里越陷越深,在“假杂志发论文”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对“假杂志发论文”进行惩戒,本质上就是对“脚踏实地不如投机取巧”进行纠偏。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谋取中小学高级职称一旦得逞,必然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造成职称评审上的不公平。
层出不穷的“假杂志发论文”,很大程度上源于走偏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办法。不讲质量只讲数量,当论文成为单一的评价指标,一些中小学老师为了发论文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斩断“假杂志发论文”的畸形利益链,除了要加大对山寨杂志的打击力度,也要完善职称评审办法、改变科研观念,激发中小学教师的活力,让职称评审更加公平、更有“准头”。
(作者杨朝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1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
推荐阅读
§
义务教育研究参考: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
关于征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22年度重大、重点课题选题···
§
重磅!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
三明八中举行市级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
§
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关于职称评定课题的审核要点
§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做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工···
§
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
§
家社校三位一体 童心圆同心助力
§
小课题阶段成果报告
最新文章
§
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2024年全体会···
§
2024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情况
§
2024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项鉴定情况
§
2024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项鉴定情况
§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
§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
§
家社校三位一体 童心圆同心助力
§
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健全协同育人新机制
§
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行动指南
§
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如何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供稿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