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
------ 山西省阳泉市北大街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了旧的课程观,新课程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从此进入师生的视野;使学校与教师建立了新的课程观,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这场教育改革中,还提出了基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这一新型课程的开设,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被列为必修课程。教育部一般只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纲要,各省、区、市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活动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的问题,即使由学校自行实施,也面临活动主题的设计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设想:如何在建立起了一套贴近于学生生活、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以一个个主题为研究的线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那种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自课改开展以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初步成效,2005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基地校,为了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推向深入,进一步取得研究性成果,我们决定将“模块式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实践与研究”作为新的研究课题,以巩固和引深实验工作。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课题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因而,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而这一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活动的主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综合实践型课程”方式来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条件,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问、观察、资料搜集等,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具有整体性的,同时也是可以发展的,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个体内部知识结构的调整。我们开展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完成各学科知识的优化整合,使学生自主建构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
2、校本课程理论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贝克曾提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校和教师相处的地方”。校本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提出来的。简单地讲,校本课程既是以“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等方面显然有着显著的优点。
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早于20世纪70年代就掀起了一场校本课程的运动。目前,有更多的国家正在或将要推广校本课程。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教育法规对学校在开发方面的权限作了一些规定。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三级课程体制有利于我们的中小学即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满生机和活力。
3、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教学既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形式,更是带有新质的一种教育教学主张和思想。实践活动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理论曾作过论述,指出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显现,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活动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的活动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的活动方式越广泛,活动内容越丰富,活动水平越高级,人的发展也就越全面。前苏联从20年代起的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表明,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积极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合作态度.。鲁纳主张以主动探索活动发现客观知识体系中的逻辑结构,从而实现对知识掌握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能力。九十年代初,国家正式确立了活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希望通过增加活动课来推动学生的态度、能力和知识等基本素质的发展,增加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现实生活内容,促进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增加动手操作,情感体验的机会,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完满的个性,独立的人格。
4、“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授豪尔˙迦纳博士认为,每一个人至少拥有语文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智慧、肢体-运动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自然观察者智慧这八种智慧,它们是人类用来学习、解决问题,及创造的工具,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工具。随着对人类智能的深入了解,必将改变学校的教育和个体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生发展目标
(1)进一步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探究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教师发展目标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2)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3)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5)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四)、学校发展目标:
(1)营造“自主、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
(2)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4)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四、研究的原则
1、科学借鉴原则:即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努力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先进理论和优秀成果,也要根据自身实际科学地选择和借鉴,而不是盲目照搬。
2、实事求是原则:即如实总结和反馈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不因急功近利而夸大或虚构研究成果,成绩要总结,失败和教训也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
3、灵活变通原则:即尽量灵活、巧妙地处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挫折和失败,以不同视角和方式改进研究方法和策略。
4、坚持不懈原则:即不管研究过程中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强,成功与否,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五、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围绕问题和活动主题展开的。因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不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指定的领域,而是学生从活动背景中或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活动主题。
之所以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预设性和生成性特征决定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开展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严格来说,这不是由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或预设的,而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从此意义上说,只有活动主题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活动形式、活动要素。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突破点:
研究重点:
结合本校特点、本地资源优势和社区情况,挖掘、实施、生成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
研究的难点:
建立贴近于学生生活、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以主题为研究的线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的突破点:
全方位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模块,丰富综合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七、研究对象与范围:
北大街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及其策略:
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辅助于调查法、案例积淀法等。
研究的策略:
(一)组织保障落实
1.机构设置。为加强过程管理,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形成由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校长和副校长担任,组员由中层领导和学科组长组成。
2.课时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每周2节、校班队会确保隔周一课时。
3.学生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以原班级为单位来组织主题研究活动。
4.保障措施:为使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定每学期阶段操作计划。同时,建立和课程实施的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奖励制度,对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如:教师教学设计本、学生活动记录表、活动评价表、活动过程的收集与整理等资料。
5.师资培训: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深入开展,学校创设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课题成员负责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全体教师理论学习,转化教师的思想观念。每月一次的学科大组学习,每周的学科年级组学习时间进行实践研究经验交流。定期请专家到校指导,推进实验工作的进程。每个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师资水平。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订购书籍,鼓励教师“充电”学习。学校对现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设备、仪器室等进行调整,统一部署,妥善安排各功能室的使用,保证学生有较好的活动空间和条件。
(二)、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就实施而言,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大致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活动主题:主题是由学生和教师以协商的方式共同选择和确定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在相当程度上,活动的主题规定了活动的内容,选择什么主题,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实施者(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兴趣和投入程度,也直接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
“万事开头难”,活动主题的确立,是十分重要而又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仔细思考,反复推敲。主题大致有三类:基于儿童的兴趣的课题、综合性课题、跨学科课题。
三类主题的发展,一般从儿童有兴趣的课题发展到涉及学校、地区的课题,再发展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
2、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通过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目标,使活动有连续性,从活动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定,要经历前期准备、小组讨论和全班论证完善的环节。
3、组织实施活动:当活动方案制定后,活动就进入实际意义上的实施阶段,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原则,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4、活动总结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体验,已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形成了感性认识,这时,就要对活动过程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或口头汇报材料,对这些资料经加工后,还要及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研究程序:
(一)、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1月):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师资结构以及教学设施等进行客观分析。
2、学校形成由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并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
3、撰写“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1、进行教师培训,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
2、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3、第一次案例展示。
(三)、结题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
1、整理,汇编活动资源包、校本教材、活动案例。
2、撰写研究报告。
3、第二次案例展示。
九、研究成员:
课题组组长:赵银祥(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 郭舒林 (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具体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课题总结等)
副组长: 刘锋斌(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具体负责校外活动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社区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副组长: 侯富忠(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具体负责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
组 员:
白凤萍(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具体负责组织人员协调、师资培训等。)
张艳珍(教研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具体负责课程协调、课程管理等。)
王富萍(政教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具体负责与少先队的协调工作。)
。。。其他成员:曹荷青
研究成果设计:
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案例、影像资料、学生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