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拥有一块新橡皮,一直被全班孩子孤立的留守儿童小雪(化名),被大家指责成了“小偷”。
看到数学老师借由“橡皮事件”既解决了孩子们的纠纷,扭转班级同学对小雪的负面印象,又给全班上了一堂关于信任与友爱的思想主题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参与课堂观察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6小教普本数学班的大二女生陈钇彤,也第一次感受到,“小学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更应该维护每一个孩子的尊严,关心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陈钇彤参与的课堂教育观察,实际上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这几年开展的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改革的一种新探索。
教育课程体系向实践转型
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模式来培养教师人才?一直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国庆思考的问题。
“小学教育本科培养已经发展了20年,重理论轻实践仍然是小学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大问题”,在他看来,精英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教育,对精致化学术体系的信仰与追求成为大学文化显著的特征,小学教师培养中,固守这种文化,造成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的脱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生普遍缺乏胜任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
上世纪末,中国师范教育结构从三级(中师、师专、本科)向二级(师专、本科)过渡,小学教育才开始迈入本科化的发展道路。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晓庄学院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杭州师范大学举办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开启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先河。
陈国庆介绍,在中师是培养全科老师,重点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非智力因素更多一些。而本科教育当初定位是培养高中老师,更专注学科知识传授,对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发展关注相对较弱。
为此,学院近年来着重开展小学教育实践改革,将教育实践课程分为职业技能训练、专业能力发展、教育综合实践三大板块,使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向“综合性”“实践性”和“研究性”转型。
大二时,参与一年级课堂教育观察的陈钇彤有不少收获。她发现,每次班级组队游戏时,都没人愿意跟小雪在一起。
看到平时学习用具都是借别人的小雪突然有了一块新橡皮,班上一位女生断定,“橡皮是小雪偷的”。
虽然小雪极力否认,但“橡皮事件”却在全班迅速发酵,大家都认为小雪是小偷。孩子们之间的矛盾突然升级,让陈钇彤束手无策。
小雪向她一直信赖的数学老师求助。为了消除误会,数学老师向全班同学解释,这块橡皮是之前奖励给小雪的,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再丰富的课本练习也没有课堂实践来的真实。”陈钇彤认识到,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除了知识,一位好老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陈国庆看来,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才能领会到一个好的老师善于把矛盾事件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导全班孩子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认知偏差会对他人产生错误的看法,认识到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爱的重要意义。
实践训练应贯穿大学4年
一直希望学生的回答与自己语文教案里的答案如出一辙的吴倩仪,现在却喜欢和学生们一起脑洞大开,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从懵懵懂懂的大一师范生到善于思考、总结教学经验的实习老师,学校每一年的实践课让吴倩仪在4年的学习中成长得很快。
“每一次的课堂实践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现在的吴倩仪已经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的一员,离自己的教师梦想越来越近。
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像吴倩仪一样的师范生都会参与实践课程的训练。
“看似简单但很难读懂讲透”的课本教材,曾一度让15小学教育数学二班的左欣悦很沮丧。这个一上讲台就紧张,不会拎重点的女生,原以为读一遍课本学生就能理解知识,但事实上孩子们并不买账,“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按照学校下发的实践手册,左欣悦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不再像大一大二时只观察老师的上课内容,左欣悦开始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举手的次数、作业反馈、学生访谈等内容,不断磨课,学会抓知识点,锻炼自己的授课能力。
现在,已经能轻松自如、细致透彻地讲出每节课重点内容的左欣悦,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实践课程的训练应该贯穿整个大学4年,并通过层级分解,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陈国庆解释,通过4年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改变传统实习教学的粗放管理模式,让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
在苏北一个县级市当了31年小学老师的吴如萍,2016年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聘用,重回一线教学岗位,成为教育科学学院实践课程的老师。
这位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反对一味题海战术,本可以退居二线但却坚持带班的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一直希望努力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在她看来,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培养反思性和研究能力,在不断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促使学生走得更远。”
在吴如萍的指导下,学院学生在2017年江苏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分获小学数学和小学语文一等奖,其中数学组获全省一等奖第一名。
引进一线教师、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是学院开展小学育人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实施双导师指导模式,由10余名高校骨干教师和来自南京玄武区20多名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共同负责20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实践课程规划和指导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