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识力与自然学科的统一
日期: 2020-07-30 16:00:00
物质和生命的谜底到底是什么,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科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至今并没有真正认识。从微观物质运动特征的事实,从逻辑和组织结构的规则,可以得到意识只在原始粒子。意识只在原始粒子,可以揭开物质和生命的谜底,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
意识只在原始粒子,似乎与物理学不能相容。其实,恰好相反,通过仔细认识,物理学微观粒子的运动却只有意识力恰好能理解。这里将从有关规则,逻辑和事实论述意识只在原始粒子,阐明其质化、量化,并论述其与僵死物质特性、与自然学科的统一机理。
1、意识只能在原始粒子的规则与定律
物质的任何组织结构体,在组织结构之前首先需要力。僵死物质的力是守恒的,根据守恒定律,僵死物质没有自运动产生,如果物质是僵死的宇宙物质必然没有运动存在。力如果发生在开始,开始的力是自运动,而意识能够产生自运动,所以宇宙最早的物质粒子具有意识。粒子具有意识可以从微观粒子的奇异运动特征得到证实,例如量子远距离相互关联;单光子双缝实验中,有观测时表现为粒子特征,没有观测时表现为波动特征等等(请参阅相关量子科普读物),所有微观粒子表现出与宏观僵死物质不同的特征,与意识相符的特征。
原始粒子是最小的,是 “不可分割的”,必须小于或等于任何探不到质量的粒子,例如光子和引力子,所以它们相当于真空态。真空态粒子通过转换僵死质量和组织结构,才可以形成探得到的质量和宏观体。
科学现有观点认为组织结构产生活,认为生命的活是因为组织结构的原因。组织结构创造意识活力,还是束缚了意识活力?先用实验来认识这个问题。想象用许多人组织结构一座巨大的金字塔,金字塔不会是因为活力的人组织结构的而比人更具活力,相反这座金字塔比人更没有活力,甚至完全没有运动能力,运动和意识力还是只在单个的人,而组织结构的人也束缚在组织结构中,没有运动的自由,这个 “组织结构”的整体没有意识、没有运动。常见的蜜蜂堆也是一样,单个的蜜蜂是自由的,组织结构的“堆”是没有任何位移运动的。如果结堆的蜜蜂死了,这个“堆”无法继续维持,结堆需要活力,没有活力无法结堆,我们没有任何技术和手段可以使死的蜜蜂再组织结构一个活的蜜蜂“堆”。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得出,活只能组织结构出僵死无生机。活的都只能组织出死的,死的如何自组织?如何活起来?从现有的技术事实可以得到证实,死的物质自组织能力都没有,只有活的人用技术将其组织,组织出一些能够更好地利用能量的装置,而永远不会组织出可以自动的装置。所以,死的根本不能自组织,更不能组织出活。
运动的或者活的是否组织出来的只是僵死的呢?事实完全可以证实。例如,石头的特征是僵死无生机,石头的组份有运动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它们都是可以自运动的粒子,组织的石头却是僵死无生机的,其他宏观物体都是这样。没有正负电荷力没有强核力,组织结构无法产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
根据想象实验和事实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定律:只有活的组织结构出僵死无生机,僵死无生机无法组织结构出活。
从逻辑方面也可以得出,一切组织结构需要力,一切组织结构体都是没有意识活力的,那么,组织结构的物体必定是僵死无生机的。既然组织结构体是僵死无生机的,那么意识力只能在非组织结构态。事实上微观探不到质量和结构态的粒子,确实有意识活力特征。根据定律和逻辑可知世界是由活的组织结构出僵死无生机的。由此,可以推论出,意识只能在完全没有组织结构的原始粒子。
神经系统是组织结构体,故此,意识不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将意识进行宏观微观运转的硬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位神经学家能够从神经系统找到意识。认为意识只在神经过程,不能理解单细胞生物的智能,不能理解植物的智能行为,也不能理解物质自身,而这方面,只有从意识只在原始粒子得到理解和认识。
2、粒子意识属物态意识
原始粒子具有天禀的意识,当宇宙一开始充满这种最小的意识粒子的时候,宇宙只有这种意识粒子,所以,意识不会需要某种能量物质来维持意识的存活,意识不会是某种能量的产物,而是宇宙赋予原始粒子一种特定的功能。粒子的这种意识功能,是动力驱动机制,是运动产生的机理。意识驱动机制产生的运动最高是光速;能够产生频率运动,急剧的频率就是热能;因为是意识,因此可以感知和反应(即物理学的感应)。
粒子意识与生命意识不是一回事。生命有生存欲望,食物能量需求,人的生命还有七情六欲,功名利禄的追求,生理条件限制等等。因为追求,生命意识需要主动性。粒子并非生命,粒子没有追求,所以运动不需要主动性。物质粒子的运动因为没有主动性,表现出被作用的运动。主动性和非主动性,区别了生命和物质。粒子的被作用运动也就表现出粒子的物质特征。
3、意识运动定律
在人的意识体上总有信息在不停的更替和运转,这些运转可以是信息的综合处理得出新的信息,或者是直接指导自我行动信息。例如公安的刑侦、炒股等等或归为处理得出的信息指导的行动;时间信息与上班、吃饭、睡觉对意识行为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具体的信息作用可以从炒菜过程能够明白一点,如果一个完全没有做过菜的人,也没有见过做菜的人,他的意识体没有任何有关做菜的信息存在,这时如果有一个信息叫他去做菜,他必定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原因是他没有如何具体操作的信息。信息具有强制的束缚力。例如一家高利率回报的信息,会强行支配许多人进行投资,即使是一个骗局。
从人的意识可以得知意识运动需要信息的刺激引导,并且信息有强制束缚意识力。没有引导刺激,意识体是不知道运动,不知道运动,就不会运动。粒子具有意识,粒子意识同样需要信息引导,只是不同的意识体与信息之间需要对应性。意识的功能机制能够感知与自我对应的信息,理解信息的意义,按信息意义运动。从表象上看就是信息刺激了意识体产生的运动,形成运动的被作用关系。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运动属于这样的运动,微观世界普遍存在这样的运动,生理学中的内分泌信息刺激作用更是明显。故此信息刺激运动是一种微观运动定律。用公式表示:
意识体+对应信息→对应运动。即:my+x→p这是加式,在乘式中
可以将→改作=,my x= p,用两种方式表示。在实际计算中my相当于被作用项,x代表信息(也是代表未知),相当于作用项,例如在电磁感应公式my中代表线圈匝数中的自由电子,p代表电动势E驱动的电荷克服电阻产生的电流,x代表变化的磁通量。
从信息刺激意识运动定律,可以知道意识力被信息控制操作,形成了被作用的关系,也证实了意识力的可操控性。另一点,既然信息决定意识的运动,这个决定意识运动的信息不变,意识的运动就稳定不变,这是组织结构稳定的原因。

4、意识粒子的质化和组织结构与物质的僵死特征的关系
原始粒子有意识,但是质量相当于真空态,要形成宏观,就需要将真空态转化为质量并组织结构。粒子既然有意识,那么意识自然可以产生运动(运动最高是光速),运动产生质量,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将运动集中在一个极小的点上,这个点自身不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它却是有刚度质感的一个点。没有位置变化,也就只显示一个点不能显示运动,这种运动称作力点运动,这个力点就是一个点状质量。故此可知,质量是动量或能量的转化体。用y粒子v·=m(v表示速度,v·表示速度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是能量转化质量的秘密。
另一种运动不是集中在一个点,而是从A点运动到B点,或者无限远,或者是闭合的圆运动路径形成一条线,这样的线有直线和弧线,或者一边作线状运动的同时一边波动(这也是波粒二象性)。力线运动有位置的变化,位置变化表现的线状运动,这里称力线。力线表现的是力,不能构成一个质点,所以这样的运动只是运动力或能。例如磁力线,电力线,分子力,强核力,引力等等,可以用y粒子v→=F(F表示力v下面加→表示力的线状和波状运动速度)。
这里的点状质量,是指硬邦邦质量,不是指重量质量,可以是指理想化的质量。质量刚度与速度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意思就是速度越快体积越小,则坚硬度越大。刚度的大小可以用m刚=y粒子v/V描述,这个公式只能用于直观地理解质量与速度和体积的关系,不需要它真正计算它们的硬度,这个初始质量只是理想化的质量,是意识粒子形成质量的开始,是运动力在一个点上的凝聚。从质量与速度和体积的关系可以理解原子为什么组织结构那么小,小到am级,那是因为运动力聚集的点越小越体现质量。
一个质点作用代表一个物理意义(一个电子、质子、原子、分子都代表各自的物理意义),这个物理意义就是信息,这个信息就能刺激力线运动的意识粒子聚集在周围形成相应作用的力场,形成了质量和力的结合体。例如元电荷、引力场。有了力场,僵死的质量就有了运动力和组织结构动力。
可以把所有的力和动能概括为E,y粒子所有运动态等于E,那么, m=E·v·。能量E(y粒子)用点状运动的形式产生质量,质化能相当于能量E的点状运动转换成线状运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描述的是质量乘光速的平方,而事实上能量并无质量(起码是探不到质量)。探索发现是从质量脱离出来的微小粒子产生能量,因此爱因斯坦的公式并没有准确描述质能关系。由质化过程也知道,脱离的质量能够产生自动力,只有意识能够产生自动力,意识是物理中一切能量E的动力机理。从意识力的质化可以知道,所有的质量只是能量的转换存在形式,因此质量和能量实际上是相等的,只是存在形式差别,只要刺激条件允许,质量会转换回能量释放,例如热核聚变或核裂变。
质化的意识粒子只是僵死的质量形式(例如质子电子的质量部分),而力化的意识粒子又被组织结构束缚。例如石头中的电荷力,原子中的强核力。但是,科学至今还在进行一种关键性的错误认识,认为组织结构是产生运动力或功能的原理,这个观点违背逻辑、违背规则定律,也没得到试验验证,完全是猜想,这个猜想来自原子、或人的复杂组织,而科学忽略了原子内部束缚了质量和电荷力,人的活就是非组织结构态意识粒子充溢在生物体中(即俗称的灵魂,另有文章详细论述)。科学却忽略了组织结构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组织结构的力作为条件,没有力,组织结构无法产生,这是自然定律。与科学观点恰恰相反,任何组织结构的技术制造,都不能创造意识活力,只能更好的利用动能或将动能仿意识化,例如从简单的机械到非常复杂的人工智能,如果没有另外的动能驱动,复杂的组织结构体只是观赏品或垃圾。生命的生物体同样是复杂的组织结构体,所以,生命同样需要另外的意识动能。从质化和组织结构可以得知宏观物质的来历,也可以知道僵死物质反而是活力的体现。
5、意识力的量化与各学科的融合关系
表面上看,意识力可能难以被计量,实际上不是这样。意识力的常量有多大是不可知的,因为这种力是潜藏的力(这种潜藏的力,在人体一般通常被称作潜能,潜能可以被某些信息激发),潜藏的力,大小由信息作用刺激决定,刺激的信息包括质量信息和作用意义信息。例如: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时,他们能够举起杠铃的力,相当于F=手臂的重量+杠铃的重量,实际上杠铃的重量和举杠铃的作用意义,综合起来的信息刺激,就是决定意识运动力激发的量;如果同一个举重运动员拿碗筷吃饭,他的力相当于F=手臂的重量+碗筷的重量,碗筷重量加吃饭的意义信息刺激,是决定意识运动力的量。由例子可以知道意识力,并不是意识力有多大就知道用多大,意识力每时每刻都由外部条件决定,换言之就是由恒定的质量和作用意义决定、束缚,意识体的自我只能针对条件释放大小力。
这是意识力的特征。强核力也是这样的特征。强核力的作用是克服质子的正电荷斥力,但是,又不能超出作用范围,如果作用到电子,强核力就会将电子吸进原子核,致使原子坍塌。意识力特征能够自我恰当地做到刚刚好,强核力也能够做到刚刚好,强核力有意识特征,其他自然力也有意识特征。强核力的大小由作用范围,克服斥力需要的强度,这些信息条件决定。
信息刺激决定意识力的量,意识力在恰当的条件与范围内可以对应刺激释放刚刚好的力。那么对应电子和质子它们的质量不相等,却有相等的元电荷?这是他们需要组织结构原子达到力的平衡意义的需要,所以,元电荷力的大小由电子和质子的质量大小,和作用关系的意义等信息决定,因此,元电荷量的大小需要探索测量,所有的力需要探索测量。引力由质量大小和作用功能意义决定,它的大小同样需要从实验中测量出来。
决定意识力大小的刺激信息不变,意识粒子释放的力就是不变的恒量。意识力的常量即:意识力=综合对应的信息乘以意识粒子潜在的动量,用公式描述为Fy=xpy,其中Fy为意识力,X表示信息=质量和作用意义的关系,也表示未知性,量的大小实际上也是未知性,未知性表示需要探索认识;py表示潜在的、可以被信息X激发的意识动量。在举重和吃饭的例子中, py代表人的意识力,释放的大小由X杠铃、碗筷(信息)决定。在电磁感应公式E=-n*ΔΦ/Δt中Fy为电动势E,py是潜藏在线圈n中的电荷,信息X=-n*ΔΦ/Δt。但是,信息刺激并不都是确定的,更多是复杂的形式,是未知的X。就像氯原子+钠原子→氯化钠,是氯与钠原子内部复杂的信息刺激的结果,氯化钠是内部py反应后得到的产物。理解信息刺激决定意识力的大小,可以理解意识力的可控性。例如一个人意识力端着一杯水,这个意识的人却无法摆脱这杯没有生机的水的束缚制约。如果端这杯水的手是意识粒子聚合的场,那么,它们的关系就像是质子与正电荷的关系,水相当于质子的质量部分,就像人的意识为这杯水服务一样,正电荷力只能为质子服务。人的意识力的大小只能被这一杯水重量和意义决定,如果其他条件允许他永恒端着这杯水,他只能永远释放出端这杯水的力的量(但是,“其他条件”又是另外的信息,人时常在选择信息改变运动,选择表现出主动性,这也是为什么人表现活的特征,粒子是活的却表现僵死特征的原因)。理解了意识力,就能够理解为何强核力能够如此大,而引力为什么需要这样小。强核力、引力只有意识才能做到,否则,没有任何力可以知道这样做。
6、意识粒子与生命、与宏观僵死物体的关系
宏观需要什么?宏观需要质量和体积。质量需要运动力质化,体积需要组织结构,而这两者恰恰是束缚意识活力的原因,故此,宏观世界是注定僵死无生机的。
质量和组织结构是僵死无生机的,意识粒子要走向宏观必定是僵死无生机的,所有意识自身和宏观物体不能违背这个法则,包括生命的生物体和生命意识,都不能违背物理法则。由此可知宏观生物体没有生命意识,意识力又不具有宏观,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宏观意识活力,这是不能违背的自然法则。于是,探不到质量的意识粒子,在我们不知的信息刺激下为自己编织一个可以活动的质量依托体,后来演化的DNA是这些粒子编制依托体的样版或图纸信息。生命需要非组织结构态意识粒子充溢于质量组织生命分子的空间,充当意识活力,意识活力粒子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向宏观表现意识活力。它们在对应意识硬件(神经系统相当于意识的宏观表现硬件,能够处理运转意识,增加思考能力,没有这种硬件,粒子的意识无法进行宏观表达)的大脑聚合一个“自我”中枢,这就是俗称的灵魂。灵魂是自然法则的注定(真实的灵魂不是想象的灵魂,灵魂是符合粒子特性的,另有文章阐明灵魂的物理实在性)。物质与生命就是以这样的机理统一在一起。
如图:

意识粒子是万能的,它的功能无疑可以等同万能神。从图中可以看出,纵是万能神走向宏观,也是僵死无生机,或者要么只是感知不到的微观态,这是自然的规则。生命意识活力实际上低于原始粒子的意识活力(意识只在微观,当形成生命宏观意识后,宏观与微观交流也形成了障碍。宏观感知需要通过神经感觉转换器,将信息转换到微观意识粒子进行传递,最终在中枢完成感知,需要转换如同多了一层屏障)。
7、世界谜底
科学为什么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难,科学总是从僵死物质得来的观念去理解世界,猜测死物质如何产生力或者如何活起来,而这恰恰是违背逻辑与规则的认识,死物质能够产生力?能够活起来吗?没有逻辑和定律能够证实。但是,活物质产生死的特征、产生力和能量、形成生命这是顺理成章。从上面的认识可以得知,因为物质粒子在组织结构之前首先需要力,又因组织结构不能创造力,也不能创造意识,可以得出世界谜底的结论:世界就是由 “活的”再形成宏观僵死的。世界没有真正的死存在,死只是宏观特征,僵死无生机实际上是活的不同形式状态。真正的死物质,恰恰是活的体现。僵死无生机的物质服从经典物理力学运动。而活力的微观世界,大体上服从量子力学的规则。
人类的意识是生命生存过程演化的人格化意识,加上神经系统作为意识的宏观硬件的辅助作用,通过生存技能学习、演化提升的意识,属于生命生存技能型意识。
意识只在原始粒子,物质自身的奇异行为能够被理解;生命能够被理解;灵魂能够被理解;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生物和植物能够被理解;宇宙秩序能够被理解;自然力、能量能够被理解;神秘现象能够被理解。意识只在原始粒子,世界的一切都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得到理解,世界的真实面目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揭开了。
认识到意识只在原始粒子,世界的一切清晰了然,科学不用再探索世界谜底,只需要探索一些具体的问题。意识只在原始粒子,不只是能够理解物质,理解生命,对材料的研究,能量的探索,生命的最佳生存都有指导性的意义。意识只在原始粒子,是世界一切的本源。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