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研究
日期: 2020-07-30 16:00:00
语文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显示了学生反馈给教师的学习效果,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者来说,应该利用好这一教学手段,督促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进行积极自主的思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1.语文作业趣味化

  小学生本就处于一个好奇心强、贪图玩乐的年龄阶段,如果小学语文作业过于枯燥,则会更加抑制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探求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的作业形式,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如,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与家长进行互动从而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2.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主观性与开放性都相对较强。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将语文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综合课内及课外的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巩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语言功底、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最好设置不同的内容或者标准,尽力提高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效果。

  3.语文作业要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既要关注知识和能力,还要紧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启迪。表面上看语文教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教本,学生,语文作业。其实不然,教师是在和每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习惯,道德品质,情感情趣,思想理念进行沟通和对话。这种交往表现出多种形式,语文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又经常性的途径,因此,学生的做作业过程和教师的批作业的过程就是一种互动的双边的人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知到老师的丰富学识和较高修养,体验到师生之间的民主的平等的交流氛围,积极的、正向的情趣和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心智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使作业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温床。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策略

  1.多元化学习策略

  针对其知识点做适当的延伸,继而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当日学习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适当地做知识拓展,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往在设计相应课后作业时,多采用每个生字抄写一行的作业模式,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未充分掌握生字笔顺的正确写法,所以会感觉到作业量大,且在完成单纯的抄写作业时有可能一错再错。因此,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时,可让学生将生字拆分,按照每一笔画顺序写下。然后抄写两遍后再用“双”字做组词,如一双、双方等。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可掌握正确的生字书写方式,还能进一步学会应用相应生字进行组词,继而有效实现了语文作业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对文字知识的正确认知。

  2.营造趣味性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主观因素,直接影响语文的教学质量及效果。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了厌倦情绪,完全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不会太高。因而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尽量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其完成作业任务。在进行作业设计优化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时通过自身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来作一幅画,并在作画时可适当地将古诗誊写在图画中。利用这种多感官共同运用的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学会在学习中利用自己的多种感觉,既可以强化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及实践探究、创新能力,最终教学质量也就得以提升。

  3.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接受能力仅是教学任务中的一部分,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以及同学间的交流合作。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好处良多,对其以后的自我发展更是大有裨益。举个例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中优美的环境描写,或生动的人物刻画,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来,实现抽象文字与具体图像的转化,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扩展思维,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语文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业的设计关乎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有效地完成作业,能够提高包括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等的多方面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将学生的兴趣及完成效果等因素考虑进来,打破传统枯燥无味的作业形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及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尽力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完成作业任务,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其潜能。同时,教师在进行作业点评时应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尊重,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