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为一门普通高中新开设的必修学科,它以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在高中阶段教学中得到良好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从信息技术学科转变而来的通用技术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发现了一些教学问题,就探究式教学在通用技术学科的运用谈几点做法,与同行一起交流。
关键词:通用技术;探究式教学;教材
一、深度把握教材,引领探究,让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新课程实施后,新教材的编排赋予了教师对教材“再加工”的使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分级实施,无不促使教师钻研教材、合理运用教材、整合教学资源。通用技术学科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势必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教学理念。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采用的是2+7的模块式课程,总体分析,这九个模块几乎涵盖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而庞杂。作为每一位通用技术教师,自己都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和操作技能,更何况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深度把握几个你所掌握的模块内容,在综合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特色,为学生创设探究学景,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知识与技术的融会贯通,体现技术的“通用”性。例如,我在上第一堂课时,就以两个同学为一组,发给每个小组一段铁丝,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衣架。同学们在原有衣架的思维定式基础上,做出了各具特色的衣架。教师组织大家精心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总结出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及其逻辑顺序。通过利用生活实例,让同学们自己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初步探究和体验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过程、设计的交流与评价。以此,在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的双提升。又如,在做悬臂梁的抗弯曲试验时,我给每个小组提供3张A4纸,首先让学生制作周长相同,截面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纸筒来做试验。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操作此项技术试验,感受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和探究教学的有趣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技术思想方法,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即:结构的截面形状对结构的强度的影响。
二、精心组织课堂,指导探究,让过程与方法融会贯通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探究的指导者,当撒下探究的种子后,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学生在培育种子过程中的参与度、正确性、方法科学性等重要学习因素。
例如,在学习“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时,我以小组为单位,发给每个小组1张A4纸张,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手提袋,在注重美观和实用的前提下,看看哪一个组制作的手提袋装的东西最重,教师利用砝码作为测试工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由如何制作手提袋到如何制作承受力最大的手提袋。这也是学生体验和理解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过程,从而不断优化制作方法,得出最理想的结果,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的充分融合。又如,在学习“设计”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自学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在上课时准备一个饮料瓶。运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从饮料瓶的功能、结构、材料、环保、实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大体能总结出产品在设计上的基本特征。最后,教师再次帮助学生从艺术设计、对人体有无危害、材料能否回收、节省材料和成本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理解产品的设计,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在设计创作中思维的全面性。
三、优化设计方案,享受探究,让体验与快乐融会贯通
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具体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和享受快乐。
例如,在学习“结构和稳定性”章节时,教师利用“乐高”机器人产品,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行组装一辆四轮小车。教师对制作的小车在外观、实用性上没有做具体要求,但在结构和稳定性上做了要求,并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是:准备一块长1.5米、宽60厘米的长木板,与地面成30度倾斜放置,学生做好的小汽车从木板的最高处放行,在无人力推动的情况下,测试小汽车的滑行距离和直线行径状态,从而确定小汽车的结构和稳定性。在测试过程中,学生组装的小汽车不同程度地出现:滑行距离不长、汽车偏离直线轨迹,甚至出现滑行过程中散架等情况。同学们在多次试验和改进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保证小汽车结构和稳定的基本要素,同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有趣竞争,同学们真正在享受探究的过程中,做到体验与快乐的充分融合。
四、掌握学科体系,广泛探究,让通用技术与各学科融会贯通
教师在对通用技术学科体系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所设计的“探究任务”要以相关学科的知识为载体,如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中挑选学习任务,引出用通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参考文献:
陈玲玲。通用技术[Z]。地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