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 建设渤海粮仓
---东营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调查报告
作者:袁玲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牵头组织,环渤海四省市联合实施,旨在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探索盐碱地增粮增效技术模式,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重大科技战略。东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碱地资源广袤,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是山东省“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2012年底以来,东营市全面启动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在技术创新、推广模式、示范面积、种植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研究确立了“创新为先、效益为重、集成资源、示范突破”的总体思路,明确以突破土壤盐碱瘠薄为重点,以盐碱地增粮增效为核心,充分集成企校所创新资源,实施水、土、种、机、肥、耕、管、加等技术集成创新,通过核心区辐射示范区,探索建立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可供推广的盐碱地增粮增效模式。规划到2020年,建成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面积50万亩。
二是强化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院校联建研发平台,集聚技术、人才资源,实施协同创新,集中突破盐碱地增粮增效关键技术。近年来,重点建设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海岸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科院博士工作站、中天水土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13个创新平台,集中突破了管道灌排模式、高抗逆肥料研制、耐盐作物品种选育、水稻盘育机插、小麦“两深一浅”耕作、稻麦轮作、稻鸭稻鳅混养、农业物联监测等八大技术,为渤海粮仓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抓好两区联建。明确核心区的技术创新功能和示范区的技术组装功能,坚持核心区带动示范区的“1+N”模式,推动渤海粮仓扩面积、上水平。汇邦公司万亩旱粮核心区与中科院、山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所合作,集中开展耐盐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试验和筛选,通过对46个玉米品种、32个小麦品种、49个杂粮品种的比对试验,初步筛选出“青麦6”、“鲁单9066”等适宜品种,带动示范区推广面积11万亩。
四是实施企业运作。转变以往政府主导的方式,实施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运作机制,支持企业灵活采取订单农业、规模经营、技术服务等模式,推进渤海粮仓建设。目前,全市参与企业达到19家。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发挥自身科研、加工和品牌优势,采取统一供苗(种)、统一插秧、统一指导、统一回购等“四统一”的订单模式,发展水稻产业基地5.3万亩,有效避免了农户的创新风险,提升了种植效益。
五是加强政府引导。市政府成立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出台《示范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提升了核心区和示范区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四个一”创建活动,推动每个示范区至少合作一家高校院所、建立一支专家技术队伍、配套一个综合试验基地、实施一项新型关键技术(品种)。坚持财政引导、社会投入,每年在市级科研资金和匹配我市的省黄蓝资金中设立渤海粮仓专项,争取省渤海粮仓专项资金32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3.8亿元,保障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
二、主要成效
一是两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市渤海粮仓示范面积由最初的1027亩发展到34.5万亩,实现四连增,占到全省示范面积的45%。目前,建成核心区3个,总面积3.2万亩,为一邦公司建设的万亩水稻种植核心区,汇邦公司建设的万亩旱粮种植核心区,鑫源、一邦公司共建的万亩作物良种繁育核心区。带动发展示范区42个,总面积31.3万亩,其中水稻示范面积21.6万亩,小麦、玉米等旱粮示范面积9.7万亩,总体形成以水稻种植为主、旱粮耕作为辅的示范格局。
二是水土资源节续利用。围绕节水、降盐、培肥要求,农业生态技术和绿色产品得到大面积应用,促进了水土资源高效节续利用。汇邦公司利用管道灌排转换技术进行土地开发,变传统粗放的“明渠排灌模式”为“管道排灌模式”,节水节地率均超过20%。汇邦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抗逆肥料,通过激发作物自身多重抗性和增加土壤多种有机质,小麦增产8.24%,水稻增产15.9%,示范应用面积达5500亩。根据数据分析,今年全市核心区的土壤有机质普遍增加20%以上,土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核心区和示范区粮食单产稳步增长,今年小麦夏收平均亩产达到771斤,较去年增长7.2%。鑫源公司的小麦最高单产达到1095.6斤,较去年提高了19.6斤,再次创造全省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在此基础上,全市渤海粮仓粮食总产逐年增长,2014年,21.5万亩示范面积实现粮食总产2.2亿斤,同比增加1.6亿斤。其中,属“棉改粮”和未利用地开发的示范面积占到87.4%,累计纯增粮食2.4亿斤,为落实全市粮食增长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是种植效益明显提升。突出节本增效这个核心,大力创新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有效提升了种植效益。一邦公司的水稻“盘育机插”技术,实现了工厂化育秧与机械化插秧的成套技术创新,亩可增产水稻220斤,节约插秧成本180元。近年来试验成功的稻麦轮作、稻鸭混养模式,可有效增加土地复合种养效益,每亩纯收入分别达到1376和3539元,是普通稻田的1.6倍和3.9倍。据测算,全市玉米-小麦连作示范区每亩收益达到881元,水稻每亩收益达888元,远高于植棉收入。
五是新兴产业加速培育。金川环境、中天水土等公司累计完成暗管改碱工程15万亩。华日、天润等公司的商业化育种能力达到2700万公斤。鑫源、一邦公司核心区,初步建成1200亩小麦和水稻试验基地、1.6万平水稻工厂化育苗中心、6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目前,根据渤海粮仓生产需求,一批水土工程、作物育种、农资服务、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迅速兴起,带动了农业产业转调增效。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关键技术仍需突破。盐碱地增粮增效的关键在土壤降盐培肥。目前普遍采用的工程、生物等技术,单项技术降盐效果不明显,技术集成后投入较高。另外,土壤盐分养分快速检测、水稻精量直播、作物病虫害机械化防治等技术仍需突破。
二是财政投入仍需加大。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创新投入大、风险高。目前,政府引导资金主要来自省财政渤海粮仓专项,随着示范面积的扩大,补贴强度趋弱,实施单位创新风险和经营压力加大。
三是水稻补贴政策不配套。东营市重盐碱地分布广,发展水稻产业适宜性好,潜力大。但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相比,目前水稻的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政策尚不配套,与水稻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不相适应。
四是设施用地亟待落实。渤海粮仓示范面积的迅速扩大,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带来粮食烘干、仓储、加工的迫切需求。目前,多数项目区“有粮没处晒”的问题十分突出,相关设施用地急待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技术突破。根据渤海粮仓建设实际,重点在水、土、种、机等环节,推进盐碱地优化灌溉、土壤快速改良、耐盐作物筛选、机械化耕管等关键技术研发,打通盐碱地增粮增效技术体系。进一步熟化现有的抗逆肥料配方施肥、小麦“两浅一深”耕作、水稻“盘育机插”等技术,开展放大性试验示范,并在全省率先建立盐碱地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在持续抓好小麦、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品种筛选的同时,增加饲草作物、能源作物等耐盐作物品种的选育,扩大实施单位的选择度和自由度。
二是创新种植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重度盐碱地发展水稻种植、中轻度盐碱地发展旱粮耕作”的适宜性种植模式,兼顾灌溉和洗盐要求,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坚持因业制宜,积极探索和推广稻鸭、稻麦、小麦-玉米、小麦-高粱等集约化种养模式,着力提高土地复合种养效益。坚持因企制宜,根据企业产业链开发需求,大力发展大豆、高粱、菊芋、苜蓿等经济作物,探索种养加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增值。
三是完善推广机制。充分发挥核心区企业的创新优势,采取适宜性技术、种肥、农机等市场化服务机制,加快带动发展一批示范区。着力推进示范区企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提高产出效益,增强社会示范性。积极吸纳各类创新型企业和农技服务组织参与渤海粮仓建设,有效联接实施单位和农民群众,通过社会化服务方式,加速成熟技术、种肥品种的推广应用,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配套设立市级财政渤海粮仓专项资金,加大对试验品种、技术的补贴支持,降低实施单位的创新风险。将渤海粮仓建设纳入全市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依据区域布局和半径,优先解决一批规模化项目区的建设用地,保障粮食就地烘干、仓储和加工需要。结合我市渤海粮仓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水稻粮食直补和农机补贴政策,支持推进水稻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
五是抓好管理服务。健全县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实行市、县两级联建,推动管理重心向县区下移。落实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采取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提升项目区建设水平。深化“四个一”活动,积极搭建合作载体平台,推动实施单位与高校院所的协同创新。加强项目区的技术交流与经营合作,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提升。加强科技、财政资金的集成和监管,进一步向核心区倾斜,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