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大”与“小”
日期: 2020-07-30 16:00:00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的成败得失上起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如语文知识的非线性、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等,也使教学目标不像理科那样明晰,甚至尺度把握不准。如果说“怎么教”——(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师的教学艺术,那么“教什么”——(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师的成熟标志。作为阅读教学目标,常见的问题是:
目标不清晰  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时,有的老师只关注自己所教教材的目标内容,不注意全面准确地把握学段教学目标和“总目标”。在制订一篇课文或课时的教学目标时难得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教学时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其次,教师不能整体把握教材,分课时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目标设置上,也存在只重认知领域,忽视技能、情感领域;实施过程中重结果,忽视方法,轻过程。有时目标烦琐,缺少重点,不置难点,深浅详略失当。
语文味流失  就是在制定目标时,贴了新课程的标签,做了大胆的尝试,但“语文”缺席了,语文味流失了。例如一位教师教《我不是最弱小的》,其目标定位为:通过学习,懂得要关心比自己弱小的人。应该说这样一个目标的确认,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但是,作为语文课,还应该回到课文中美的语言品味上来,在品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蕴含的道理。而不能离开对优美语言的咀嚼与欣赏,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更困难了。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是,在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能力始终是第一位的,提高语文素养前提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流失了语文味,语文课程也就消亡了。
语文课堂的目标在“语文”里,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它体现为想方设法让学生读准字音,弄清字义,写好每一个生字,体现在如何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上,体现在对学生求通而不达时的巧妙引导中,体现在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在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中,丰盈孩子的心泉。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如同航行于茫茫大海中的轮船,如果航行偏离了方向,轮船便难抵达目的地。阅读教学的目标在定位时,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大”体现在目标设立时,从大处着眼,有切实可行的依据,主要是:
语文学科的特点  这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二是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语文重在感性把握。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是母语,母语的学习靠的是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实践,逐渐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三是语文学习还要遵循汉字的自身规律。由于汉字的象形、会意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依据学情  众所周知,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目中有“生”。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从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来制订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产生愿意接受挑战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依据教材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确立新的教材观,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领会所使用教材的编辑意图,把握教材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把教学内容吃透,融化为自己的血肉,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要关注目标的“有效”纬度。语文课文虽然有审美、益智等多种功能,但某篇课文,适合哪一项教育功能为主,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该明确。“总目标”、“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这三个层级的目标构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系。只有“阶段目标”和“课时目标”达成了,“总目标”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立足“总目标”,着眼“阶段目标”,着手“课时目标”,从“小”处入手。可用十六字概括: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整体感悟,细处摄神。
1、目标——在预设中把握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崔允漷教授指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例如《鲸》,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学生了解鲸是个巨型的哺乳动物,而是重在通过这篇文章,学习怎么向别人去介绍一个动物。
2、目标——在过程中达成
在制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还应围绕目标,在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参与、资源补充、有效拓展等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语言实践。如《月光启蒙》片段:
生:“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中的“长歌谣”的“长”是什么意思?“歌谣”怎么能“长”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出示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长”,第一个“长”是什么意思?
生:生长。
师:对。这个“长”是说他的家乡黄河故道边,土地贫瘠,各种作物难以生长。那么第二个“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出现、发明
师:歌谣,一般地我们不说“发明”,与哪个词搭配更合适?
生:流传。
师:这句话是说,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那么就干脆把这个句子直接说成: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流传歌谣。好不好?
生:不好。好像读着不顺。
生:我觉得用“流传”,感觉浮在表面,应该要有点深意,有点内涵的。
生:我觉得用“长”字有一种韵味。
师:这韵味,又在哪里呢?(生欲言而不得,语塞)“长”让人联想到“根”,你想想,这歌谣的“根”是什么?
生:就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
师:棒极了。那根,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人。再来想这个“长”字,我们说,这个人“长大了”、“长高了”、“长结实了”,“长”给你什么感觉?
生:越来越大的感觉,好像很有生机和活力。
师:对。这就是“长”字的韵味。“歌谣”与“长”字搭配,是一种陌生的搭配,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也让这个句子带着一种诗性的美。
阅读教学,不仅在读中激活语言,还要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和年级段的要求,揣摩语言的表达效果。
3、准确把握目标中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中的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久的情结,挥之不去,它和工具性相统一。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准确把握。课改以来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好课,都是三维目标达到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很好体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上好评如潮的课,如《月光曲》和《搭石》,都是既有明确的人文性目标,并整合于三维目标之中。《月光曲》的人文性目标是“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而这样的目标是在引导学生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来体现的。《搭石》的人文性目标是“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目标的实现也是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在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过程中体现的。这样,教学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同步落实。因此,在目标设计时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中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感悟过程中,让学生的心智获得丰富,精神获得愉悦,用母语滋润孩子的心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opyright © 2012 - 2020 cnktyj.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课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