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永河镇小学:龙理顺(邮编622658)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就近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逆向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工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举措。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我认为创造力是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并且有深度,有灵活感,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课文《西风胡杨》的教学中,通过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诵 “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甚至代替解答,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知识的迁移,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拓展的问题:如果这个可爱但很可怜的小女孩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的小手就举了起来。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样子,我分别抽了层次不同的几个孩子,他们都表达了对小女孩的同情,最后我抽到了我们班的小张,这个孩子抓了抓脑袋,笑了笑问:“老师,我说了你不会骂我吧!”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要积极地发言,孩子们在比较中进行创新,思维更加活跃。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
四、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创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适应新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学习是各个成员经过独立思考、学习、讨论交流后的结果,是独立学习的深化和综合。因此在开展小组对话前,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独立地学习、思考和落实新的语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独特的见解。营造创新氛围,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创新兴趣,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五、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最为有效的途径,老师、家长、社会有责任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营造合适环境。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情,必须做到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激情的教学语言,沟通人的心灵,教师所讲的课所教的知识就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从而使师生共振共鸣,心心相印,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鸟窝》一课时,我自制了一个鸟窝,同时拿了一顶博士帽。上课时,我将这两样东西呈现给同学们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鸟窝”“鸟窝”“帽子拿来干什么?”学生们的心里有了问题,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趁此机会,我就说“你们想知道帽子和鸟窝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吧!”这样,学生就会很快进入情境,走入课文,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总之,我国文学家郭沫若说过:“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 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